陈浩每天17时30分至19时30分,在机器人工作室指导学生学习编程。
在我市日益庞大的科技辅导员队伍里,市第十二中学科技辅导员陈浩,在业界算不得“大咖”“前辈”,90后的他,是科技辅导员大军中的新兵蛋子。但凭借对科技的痴迷劲儿,拥有四年科技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陈浩,逐步探索出一套因材施教的培育法,其带领的学生,近年在参加自治区乃至国家举办的相关比赛中,频频获奖。
首次参加2016年广西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并获三等奖的2015级16班的何昊程,是陈浩因材施教培育出的硕果之一。
6月17日17时30分走进工作室的何昊程说,陈浩这家伙,别看平时像大小孩、大哥哥,和我们嬉闹,但在比赛训练时,对我们很严格。赛前准备,我们要独立完成,教学过程中,电学、力学、数学等知识,他懂的,他会尽力为我们解答。为此,初一阶段学习机器人的同学,都提前学了初二甚至高中的物理知识。大家到了初二,学习物理、数学等课程很轻松。
为此陈浩解释,这份严格,是通过日常与柳铁一中的科技辅导员朱锦锋、市景行小学的科技辅导员史哲卿等前辈交流悟出的方法。科技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还要培养他们有责任心、能独立解决问题、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引导孩子们玩机器人、当创客,是以未来科技发展眼光,让他们跟上未来时代,不输在起跑线上。
谈及与科技辅导员结缘经历,陈浩回忆,第一次迈进学校机器人工作室时,科幻电影中各种机器人片段在脑中浮现,连接现代与未来的机器人,打动了年轻敢闯的自己,毅然消耗大量休息时间,担任学校机器人工作室助教。他强调,在宛若钢铁侠般炫酷的机器人身上,他看到中国科技乃至世界科技的未来。投身其中,自豪满满。
2016年陈浩全面接手学校机器人工作后,制定并启动编写机器人教材、用计算机搭建线上教学平台等规划。
陈浩说,自己是信息技术教师,最初不懂机器人。有时与学生叶浩天、周明朗等交流时,感觉还没学生了解机器人,那种答不出问题的感觉,很尴尬。带领学生迎接诸如RCJ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比赛时,考核更专业,指导学生参赛的科技辅导员得看懂。这时会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高等数学等知识不够用。
但年轻的陈浩不气馁。不明白,翻书学习;看不懂,请教同行。同时还下载大量高校机器人专业课程视频学习,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在他悉心指导下,付思源、陈鑫宇、罗欢欢等5名学生荣获2016年、2017年RoboCup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亚军或二等奖,学生周展悦荣获2017年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冠军。
2014年至2016年,陈浩连续三年被评为我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作“优秀科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