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8月21日,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携带着知识的火种,穿越蜿蜒曲折的山路,将欢乐与智慧送到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乡同乐村和杆洞乡高培村。
我馆科普老师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小队,经过五个小时颠簸的山路,20号中午到达滚贝侗族乡同乐村小学,与柳州市文物保护与考古中心驻村工作队员一起迅速布置现场,合作开展文化下乡科普活动。
科普老师向20名充满求知欲的小朋友,介绍了馆内珍藏的古生物化石和柳州古人类的生活故事。他们不仅介绍了化石的奥秘,还亲手示范了化石拓印的神奇过程——从准备拓石、铺上宣纸、喷水、上墨到拓印,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魔法般的魅力。
小朋友们的眼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他们积极地动手体验,将一条条贵州龙和古人类叉鱼制衣的场景,清晰地拓印在宣纸上。虽然他们未曾踏足博物馆的大门,但这次活动却让他们在古生物化石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中,对古生物、古人类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关于考古的兴趣种子。
第二天晨光初照,志愿服务小队赶往杆洞乡高培村开展科普活动。30多名苗族妇女,身着节日的盛装,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
科普老师向她们详细介绍香囊的由来,让她们了解到香囊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丰富的用途。在科普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妇女们一步步学习香囊的制作技巧,她们的双手在慢时光中舞动,感受着手工制作带来的简单快乐。
活动结束后,每位参加活动的妇女都收到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的宣传手册和文创布袋,她们将亲手制作的香囊挂在布袋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不仅仅是一次科普下乡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文化的传承,一次智慧的播种。我们相信,这些活动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和妇女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