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科技周前夕,柳州市河西小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奏响了科技周的先锋号角。
夏季是学生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引导学生时刻牢记防溺水安全“六不”要求,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及自护、自救的能力,4月27日上午,柳州市河西小学邀请柳州市红十字会进校园,为百名学生开展主题为”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的防溺水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红十字会培训讲师首先介绍了游泳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并对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做了详细的讲解,其次对遇到险情如何有效利用身边可用的资源,例如泡沫板、空书包、木棍、空矿泉水瓶、绳子等开展自救与互救做了具体的说明,最后还介绍了心肺复苏的知识并进行了操练。
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培训穿插了多个互动活动,同学们表现十分踊跃,有的练习穿戴救生衣,有的模拟拨打120求救电话,还有的尝试用长木棍或泡沫板进行施救演练,用实际行动展示所学的成果。
同学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到预防溺水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安全意识,懂得生命可贵和珍爱自己。
学校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内树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还将学生带出去,外学方法,学会将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当天下午,为了增强师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柳州市河西小学还组织党员教师和少先队员代表共40多人到柳南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宣传基地,开展了一场“垃圾分类进课堂”的主题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河西街道龙福社区的王艳主任亲自担任讲解员,为老师和少先队员们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大家通过观看生动的视频解说、参观图片以及欣赏环保DIY作品,对垃圾的科学分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队员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际是关乎每个人生活的大事,只要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得到充分地利用,我们生活的家园就会越来越美好。
通过向同学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实现大手牵小手,带动孩子们监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行为,通过孩子的行为去影响成人,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
一进一出的科普活动,丰富了校园的生活,也使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孩子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