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对于柳州动物园来说,真是翻天覆地的一年,面对“创4A”和“创城”双检,我园不断改进完善,建立科普馆、游客中心,整改草食区、孔雀园,翻新两栖爬行馆等等,力求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啥都在变,我们的主角动物们怎能没点儿变化?这不,继呆萌羊驼之后,又一大波动物震撼“来袭”,快来动物园洗洗你的双眼吧!
一、豚尾猴
豚尾猴,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云南和西藏,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以植物果实和嫩叶为食,也食昆虫和小鸟。因其尾毛大部分短而稀,末端有一簇长毛,行动时常呈“S”型弯曲,形似猪尾,又称猪尾猴。
二、熊猴
熊猴,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和西藏,栖息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高山暗针叶林内。以植物果实和嫩叶为食,也食部分昆虫、两栖动物、小型鸟类和小型脊椎动物。因体形肥壮,憨态似熊而得名。
三、黑熊
黑熊,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栖息于山地森林。食性较杂,以植物叶、芽、果实、种子为食,也吃昆虫、鸟卵和小型兽类。体毛黑而长,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视觉差,有“黑瞎子”之称。
四、绯胸鹦鹉
绯胸鹦鹉,中型攀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国内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香港和海南,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常绿阔叶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和幼芽为食,也食谷物和昆虫。羽毛华丽,善攀缘,且能嘴脚并用攀缘,甚为灵巧。
五、蓝黄金刚鹦鹉
蓝黄金刚鹦鹉,大型攀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栖息于密林中。以植物果实、种子、花朵、嫩芽和昆虫为食。个性温和,爱亲近人。
六、果子狸
果子狸,夜行性动物,善攀缘。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四带,眼下及耳下具白斑,又称花面狸。中国华北以南广泛分布,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食性杂,除鼠类、昆虫、蛙、鸟、蜗牛外,也吃谷物、野果和树枝叶。
七、鹩哥
鹩哥,全身黑色具紫蓝色和铜绿色金属光泽,头侧具桔黄色肉垂及肉裾。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中国。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林区。喜食昆虫和野果。
八、貉
貉,犬科古老物种,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是犬科动物中惟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原产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越南。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穴居。食性杂,以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和水果为食。
九、羊驼
羊驼,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外形有点像绵羊,世界现有约300万只左右,约90%以上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及智利的高原上,其余分布于澳洲的维多利亚州以及新南威尔士州。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中国网民恶搞其为十大神兽之一,名曰草泥马。
十、豪猪
箭猪、虽与山猪同名为猪,它其实不是猪、倒与老鼠、野兔、松鼠等是同宗。箭猪又叫豪猪,从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着猪所没有的、像簇箭一样的棘刺,最长约达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都是黑白相间,很是鲜明。豪猪除有棘刺外,它还有一个非常肥胖的身躯和锐利的牙齿,鼠一般的嘴脸。豪猪以栖树生活为主,在热带森林中最爱吃嫩树皮。特别是白杨树和桉树皮,更是它喜爱的食料。由于这一特点,使之成为森林的一大害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境日渐被破坏,与此同时动物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不乏非法狩猎及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导致野生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一个接一个地被收入保护名录,甚至灭绝。不要等到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看动物标本的时候,才来感叹。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点滴做起!
柳州市动物园管理处 文/韦丽琴 图/赵嘉亮 李曼曼
|